社群经济不是粉丝经济

2018-08-02来源 : 互联网

*先,要区分社群和集体。社群也即社区,强调个体活跃度和个人意愿与整体的协作。集体则是铁板一块,强调服从和牺牲。所以,我们应该抛弃“集体主义”的思维。否则,我们无法观察网络社群的很多现象。

其次,粉丝经济不是社群经济。小米强调自己是“粉丝经济”,而“粉丝经济”今日的玩法,其本质是主流化策略,这是和社群经济不吻合的。如果说社群强调的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的话,它应该是有边界的,社群过大,情感**的可能性就越大(宗教除外)。

我们可以简单想象一下线下的社群,或者社区。在其中,人与人的横向沟通更为重要。而在“粉丝经济”中,起码在小米模式中,它们的向心力过强。“互联网思维”的过度庸俗化带来的是掺水的价值观,其情感纽带不牢靠。

社群的管理者应该行使物业职能或者BBS版主职能,而不是扮演“**”。这也是鉴别社群的一个着眼点。一旦**出现,就会出现朋党现象。所谓群而不党,正是此意。

在社群经济中存在“双重产品”的现象。社群管理者对社群兜售产品,其次,社群本身也是一个产品,被管理者向外兜售。比如,罗振宇向社群售卖会员资格,他又将社群影响力作为对外界的议价能力,也就是他所谓的“占便宜的能力”。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