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监管力度较大的税务机关,创始人会比较茫然:我们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找曲线解决方案?还是仅仅从配合税务监管要求的方向去考虑?
税收是国家强制性收入的手段,大家应该理解一个国家通过税收取得收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模式。而很多人看来这个强制的税收国家并没有付出对价,实际情况呢?国家投了那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以及现在各种创业服务平台、各种支持政策,这些其是国家付出的对价。这种对价,我打一个比方,相当于创始人在创业时,国家是你**个合伙人,这个合伙人要了你 25% 的不可稀释的股份,就是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当然这个合伙人很公道,要的只是合伙人分红的股份,没有取得投票权。
所以税企关系,是相互合作关系,税务机关是国家合伙人的代理人。作为代理人,基于税法体系、征管制度,与企业发生征管关系。
如何处理税企关系呢?*重要的一点是充分沟通。 如果创始人和财务负责人,连税务局的门都不知道往哪边开,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不是好现象。沟通,是保持交流的一种常态。
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在北京的税务监管有一个机制叫税务报到。在企业设立之后,你要在税务局做一个报到,税务局会分配一个专管员,他会根据他们的要求发给你一条短信,大概的内容是: “ 你好,我是北京市税务局某个税务所专管员某某某“,可能加几句更好的为纳税人服务之类的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