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和拟物化本身是就是不同风格倾向下的产物,两者趋近于两个**,但是并非非黑即白的**的对立,我们之前所说的扁平化2.0和此刻所提的分层布局,就是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尽管近年来的数字美学自然而然地催生了扁平化风潮,但是在过去几年的摸索中,我们了解了复杂纹理和高度拟物的过度装饰性,同样也意识到了阴影和小幅度渐变即使在扁平化的设计中,一样很重要。
Google 的Material Design 就非常坦诚地将阴影和分层布局推到台前。尽管整体风格依然非常的扁平化,但是Google的设计师从拟物化设计中借鉴来的元素令整个设计语言趋于完善,也更富有人性(如果你是Mac用户,那么你会发现目前的OSX和Material Design 同样是扁平和拟物的融合体)。Material Design中的分层结构源于自然,取自于“纸”的物理隐喻,将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用色块和阴影表达出来。
这种典型的分层结构,令虚拟的对象拥有了物理属性,色彩和阴影构建出空间关系,相对运用的速度反映出对象的重量和惯性,透过触摸屏你似乎在和实实在在的物体进行交互,这又何尝不是更为高明的“拟物”呢?优雅的体验,拟真的操作,这就是分层布局的*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