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即渠道、产品即营销的当下,滴滴等打车软件**满足于在朋友圈和**群里用**红包的方式刷屏,而其他品牌商们也**把他们看做只是一款打车软件,更多的“秘密”在后面:
1、流量分发
当一个产品拥有了海量用户,产品本身就成为了一个**号召力的企业自媒体和与用户连接的渠道,而品牌的跨界,背后实质是用户群在流动。
这一方面是滴滴们在迈过野蛮生长汇聚了海量用户后,成长为强大的自媒体和流量分发平台,并具备了超强的媒体属性。
另一方面是互联网热潮之下,烧*式的**让用户获取成本一升再升,职业化的传播者一直在挖掘免费、廉价的流量入口,而滴滴们则提供了这种可能:可以将产品和媒体融合,用更多**性的传播玩法,塑造新的流量入口。
再加上滴滴们的崛起制造出了出行的场景化,使得“滴滴+XX”的跨界模式有了传播价值。
于是和滴滴们跨界合作的作用也更多的是固化用户消费和支付习惯,增强用户粘性,并成为合作伙伴的品牌露出端口、销售渠道和新的流量入口。而手握流量以及司机和租赁公司资源的滴滴们自然充当了流量分发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