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狄更斯在表述英国产业革命初期的时候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正处在严寒的冬天,同时也处在充满生机的春天,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面前什么都有。”我觉得它用来形容创业的眼光和战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1995年我正在寻找新的机会,希望跨入新的领域。当时我在做习字教育,虽然已经做到了**,但整体市场开始下滑,所以对我来说面临一个抉择。
至于进入哪个领域,我给自己定了几条原则:**,它应该是一个朝阳产业;第二,我有没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那个时候有一本书很流行,就是《赢家通吃的社会》,我们现在看,无论什么领域,如果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前三名的份额差不多都在70%左右;第三,就是我是不是喜欢这个领域?这个也很重要,因为没有喜欢,就没有热情,没有热情就没有执着。
*后我确定进入图书业,*重要的两个原因:一是自己的兴趣,因为从小喜欢读书,不仅仅自己喜欢读书,而且喜欢和读书人在一起,同时感觉到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图书产业是很有前途的。如果我们进入一个产业光成为**是不够的,就像习字教育产业我成为了**,但它不是朝阳产业。二是因为我当时已经有一个书店。这家在南昌的书店就是满足自己个人的一种情结,纯粹是为自己开的书店,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生意,更别说是进入一个产业的切入点,仅仅是作为自己的一个兴趣。
这个书店在1993年开业,到1995年的时候,已经开了两三年了,但是这个书店始终不挣*。奇怪的是这个书店在南昌是影响*好的一个书店,因为我们经常会搞一些文化活动,媒体经常报道,而且这个书店品位很高,人气也不错,但就是不挣*。
当时在国内除了新华书店,民营书店是很弱的,基本上成不了气候,不像今天,民营书店已经在图书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我指的是除了教材以外占了50%的份额。现在比较知名的民营书店当时都没出现。所以说这个领域里基本上还是**体制,出版社是**的,批发商、零售商也是**的,可以说是新华书店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