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月,46岁的王光兴到海口罐头厂任厂长。当时的海口罐头厂已经连续6年亏损,5年换了4任厂长,720万元的家产只差下2万元,马上就要破产。
为什么是王光兴呢?因为在此之前,他先后在海口饮料厂、海口电子工业总公司工作过,愣是将两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做成当地的利税大户,在**心目中,王光兴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
别说,王光兴确实有魄力,一到罐头厂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刀砍向了体制。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将9个车间变为9个分厂,“自负盈亏,各自找活路。”
第二刀砍向成本。工厂停产停工期间,工资也只发50%,“有困难大家一起扛,”仅此一项一年就节省30多万。
第三刀砍向机制。打破大锅饭,采取计件工资制,鼓励多劳多得。
结果,500名工人当下就怒了,“他不给饭我们吃,我们也不能让他舒服!”王光兴也不信邪,他展开全场厂大会,与500名工人对话。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齐心协力搞活企业。另一条吃太平饭,等着像沈阳防爆器械厂一样破产,大伙选择吧!”
闹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结束了。
此后,销售部成了真正的销售部,“一年有300天在跑市场”,车间主任真下了车间,结果当年罐头厂就减少亏损300万。
不过,王光兴很清楚,“要想**,靠现有的产品是不行的,必须要在产品上进行创新”。因为老百姓兜里有了*,能买起鲜猪肉了,谁还买肉罐头呢?
1986年,我国**营养学家于若木到海南考察食品工业,她提出特色化的思路,“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带动热带水果种植业发展,50万果农才能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