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五名大学生田园创业的事迹

2015-05-28来源 : 互联网

5名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80后大学生,放弃在沿海年薪10万的工作,扎根山区,拿起了锄头,开始了他们的田园创业梦。不到2年时间,就在500亩生态园刨回了200万元投资,**了山区生态农业的**。

他们为何选择山区,他们为什么甘当“菜农”,他们有怎样的梦想?16日,记者走进他们的蔬菜大棚,倾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为理想,大学生寄梦田园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程祝新的信念。作为九宫园蔬菜合作社总经理,他肩上的担子很重。

2007年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程祝新在厦门一家台资种苗企业担任技术**,月薪5000元,成了令人羡慕的白领。

“鱼都往上游,逆行一下可能收益更多。”2008年秋天,程祝新和既是同事又是校友的彭英勇聊天时,一致认为做基地生产绿色蔬菜和订单农业市场大,有很好的前景。不甘心一辈子打工的两人,开始筹谋自己创业

几年的工作,他们对蔬菜市场有一定的了解: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整个种植板块基本上没有规划,农民盲目种植市场风险大。他们谋划成立一个合作社,建立真实的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地控制市场风险。

年轻的心满溢热情,但想要实现理想,两个人太少。于是,程祝新联络大学同学阮家锐、向永艾、赵大勇三人。几人一拍即合,组成五人团队,开始创业探索。毕业于华农的他们有常人不及的优势:熟悉国内蔬菜行业,学到具有与**先进农业接轨的理念,掌握了过硬的种植技术,并拥有丰富的种子资源和销售渠道。

经过考察,他们选中九宫山镇,这里环境好,交通便利,成本低。5人拿出工作几年的积蓄,凑了35万元。可是要建一个基地,*远远不够。于是,他们召开宣讲会,**创业理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详细可行的计划,打动了做药材生意回乡发展的陈新*。陈新*个人出资200万元,与他们成为种菜合伙人。“科技就是生产力,我看准他们的知识、技术、市场以及创业精神,相信他们会成功。”陈新*坚信自己的选择。

去年4月,他们流转500亩土地,建设蔬菜大棚,并确定苦瓜、青花菜、夏季西瓜等为前期主打品种,商议以“九宫园”为基地名称。经过前期运作,9月20日,“九宫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经营蔬菜基地,产品重要,市场更重要。为了**市场,程祝新和彭英勇常驻基地,向永艾、赵大勇、阮家锐北上南下多个省市,边兼职边**市场。就这样,他们寄梦田园,开始了艰辛但充实的“菜农”生涯。

品苦乐,一路艰辛一路歌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是5个大学生的自嘲。创办基地,虽然计划做得很足,但到真正付诸实施时,才知道其中的困难之多。

当初,为了坚定创业决心,彭英勇辞去年薪10万的工作,并将户口从厦门转到村里,“真正的破釜沉舟,不给自己留后路。”一年来,日晒风吹雨淋,他们瘦了、黑了,但信念没变。

开始时,他们的理念并不被村民们接受。不少村民投以质疑的目光。一位老菜农甚至说:“我种了几十年的菜,都没种出名堂,他们几个后生仔能种出什么稀奇菜?”

质疑的话语,怀疑的目光纷至沓来。事实胜于雄辩,他们埋头苦干,决定用行动改变别人看法。不到2年时间,他们成功种出了茄子、辣椒、四季豆、黄瓜、甜玉米、西兰花等绿色蔬菜。特别是精心培育的苦瓜,十分俏销。

别看他们现在笑得甜,其中的辛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走进办公室,两张桌子、一个柜子、一个沙发、两把椅子,简陋的办公环境不能遮掩他们创业的热情。

程祝新说,去年7月,办公室还是个棚子,没有电,同学前来看望,在棚子里摆了几张竹床休息。谁知当晚下暴雨,棚顶被掀了。“在雨中*电脑和资料时,老婆哭了,当时感觉很心酸。”

为了打开县城市场,程祝新每天凌晨三点就得起床,亲自送货到县内超市。今年10月的一次交通意外,让他至今心有余悸。当天凌晨,两人去送货。由于货太重,加上精神不济,转弯时车翻了。“超市不能断货,一定要及时将货送到。”顾不上查看伤势,两人忙打电话回基地,让重新派车送货。幸运的是都没受什么伤,见彭英勇内疚,程祝新玩笑道:“差一点,中国农业界两颗新星就陨落了。”

种植业受自然环境约束大。今年年初,下大雨,3块地100多亩全淹了。雨停后,两人坐在地里发呆:“以前上班时,每月几千元,一年几万,觉得很多了。现在一下子七八十万就没了,感觉特别心痛。”

“计划创业时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他们笑言,现在已经习以为常,能够以苦为乐了。今年,他们获得由县**颁发的2010年种植大户特别奖,赢利也从去年的40万增长到现在的200万。

展未来,宏伟蓝图亲手绘

九宫园蔬菜合作社成立一年多以来,已经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正轨,这从当地村民观点的转变、市场反响强烈上可以看出来。

一年多来,社员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当地村民加入了合作社成为社员,已由开始时的几户发展到126户。合作社运作模式灵活,统一安排生产,并提供技术、生产资料,然后对社员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进行统一收购、分级、包装、储运、销售。

“在家种菜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除了种菜收入,社里每年年底还会进行奖励分红。”村民陈昌明告诉记者,有了这几个年轻人带路,他对合作社充满信心。陈昌明夫妻过去一直在外打工,一年挣不到4万元*,而且家里10亩地还要请人种,孩子读书也没人管。

如今,他们加入了合作社,种三季蔬菜每亩收入在8000元以上。“今年种了两季,10亩地的纯收入就有6万多元。而且,合作社每月还为我们上一次种菜技术课,现在种菜越来越顺手了。”和陈昌明一样有一样想法的社员很多。

技术是关键。今年上半年,他们从武汉市的菜篮子基地东西湖,以5000元月薪聘来7位有10多年种菜经验的能手,充实到大棚里面去。

来自孝昌的技术员刘燕云说:“我看中的是他们是一个*团结的团队,拥有国内*好的种子、*优的产品、*精的管理以及*大的市场。”他从武汉拖儿带女来到通山乡下,心甘情愿给几位大学生打工。

市场有了,还要有自己的品牌。为了创出自己的品牌,他们特地把自已种出的苦瓜命名为“九宫1号”,这些苦瓜供不应求,市场价每斤*高卖到2元,一个社员亩产值*低可达12000元,纯利可达7000元。

目前,他们已注册了“九鼎农”商标。短短一年,他们在通山蔬菜种植史上就**了五个第一:第一个规模大、品种齐全的蔬菜基地,第一个多国蔬菜品种选拔园,第一个把西甜瓜由内地打入广州,第一个把自产苦瓜打入武汉市场,第一个把西兰花运往北京。

“相对于整体设想,我们现在才走出一小步,以后的路还很长。”今年,他们计划扩大规模,在继续得到当地**支持的前提下,再次流转500亩土地,把基地扩展到1000亩,打造成通山生态农业的知名品牌,在朝着梦想的路上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