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坨又称欢喜团、麻汤圆、麻鸡蛋,为湖北武汉、沔阳(今仙桃市),荆州,江陵等地的汉族传统小吃。在武汉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外脆内软,外焦里嫩,色泽鲜艳,咬一口,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满嘴芝麻香。
菜品特色
小吃简介
20世纪30年代,汉阳棉花街有一家沔阳人开的店子,专做“欢喜坨”。他用糯米粉和水搓成圆球,裹上芝麻,温油下锅慢慢炸黄,起锅后马上倒入另一番有饴糖的锅中翻炒,然后起锅转入铺满芝麻的学筐内推簸,这样做成的“欢喜坨”形如核桃、外酥内软、甜而不腻。它是当时过早的好食品,许多贫苦小贩沿街叫卖的“白糖欢喜坨”就是此物。
武汉传统小吃“欢喜坨”,现在在三镇不少大中型酒店同样有售,不同的是,它有个更雅的名字“**元”。为啥改名?因为两年前,它就是以这个名称入选“中国名点”。
不过,除了饮食圈内人士,两年来,武汉市民并不知道欢喜坨走了“上层路线”。
制作方法
1、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天,磨成细浆,吊干成团。
2、再将吊干的粉团捻碎搓成粉状,加进红糖、糖精、面粉混合均匀,加水擦匀搓透,饧待用。
3、将浆团揉成条形,揪小剂60个(每个约重35克),搓成圆形,投在芝麻盆里滚满芝麻。
4、麻油入锅,烧至七成熟时,将生坯入油锅氽炸。这时可用锅铲推散开,待麻团稍漂浮时,可取铁捞箕(笊篱)一把,将麻团在锅边上轻轻按压,这样可帮助麻团膨起,压力可逐步加大,麻团可因此充分膨胀起来;但压力不能过猛过大,否则将麻团按破,也炸不起来。一般炸至麻团外皮微硬,色呈褐红时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