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马伟国,三年前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河南淮阳县城关镇贾庄行政村马庄村,投资搞起了反季节蔬菜种植,年收入近**元。1月28日,中新网以《大学生返乡开农场 年收入近**元》为题对马伟国返乡种菜致富的事迹进行报道后,受到网友追捧。
大学生返乡种菜年收入近** 受网络追捧
龙年春节后上班**天,中新网报道河南大学生返乡自主创业的新闻被各大新闻网站广为传播。河南省委宣传部网络管理处将这条新闻写进2012年第6期的“网络舆情”,上报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赵素萍部长看了马伟国的创业事迹,在“网络舆情”上批示:“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这样的典型……”,同时,马伟国的事迹受到网友称赞:“只要有信心,行行出状元,河南小伙儿好样的!” 2月8日,记者再次来到淮阳县城关镇马伟国的地下温室蔬菜大棚里,见到了满脸汗珠的马伟国,两手沾满泥的他,脸上却挂满了笑容。“现在棚里的黄瓜正是丰产期,两天采摘一次,一次卖5000多元,每斤仍能批发到1.8元左右。乡里乡亲都说我*挣得快。”
2006年马伟国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在外做营销工作,打拼中,萌生了回家创业、发展种植大棚蔬菜的念头。困局中,勇者先知先行。克服一切困难,2009年他建起7个地下温室蔬菜大棚,仅半季黄瓜豆角就收入20多万。掘到**桶金后,2011年又扩建到13个总面积近20亩的冬暖式温室大棚。在交谈中,他满怀信心地说,今年少说也能收入80多万元。
大学生回乡创业,扎根基层,做新型农民,带一方农民走上致富路。在淮阳,像马伟国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只是其中一个典型。
“绿色通道”成就大学生创业梦
短短两年内,马伟国如何从一个毕业在外的“漂游族”变成现在的“种菜”高手和带富能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开始与他深聊。
“多亏县里的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这个通道为我解决了创业路上遇到的资金、技术、场地等诸多难题。”马伟国此时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为鼓励大学生回乡自主创业,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淮阳县专门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县财政划拨、乡财政支持、县直部门帮扶三种形式,筹措“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并协调县****中心、农村信用社等部门,**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富能力强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县农业局、科技局等农口部门,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优先扶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县、乡镇**统一协调,划定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
在谈到创业艰难时期,马伟国感到些许心酸。2009年底,不顾亲人朋友的反对,他说服父母5万多元卖掉养的猪,经多方筹集了45万多元,租赁20多亩地,建起了7个地下温室蔬菜大棚。他利用先进的日光热和地热技术培育种植反季节蔬菜。老天不负有心人,2010年,他的大棚蔬菜就收入22万元,基本还清了借款。
“现在一年收入近**元,这使同村的人改变了对他大学毕业不该“回乡挖坑”的看法,用直接效益他赢得了支持,也为再次扩大规模增添了信心。”马伟国深有感触的说。
致富不忘乡邻人。马伟国专门成立了以种植、养殖为主的淮阳县新生农业合作社,主动帮助其他菜农解决种植中的难题,派技术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多次带领乡亲去山东寿光观摩学习。目前马伟国的合作社已发展成员165户,在他的帮助下,已经发展地下温室、地上蔬菜大棚面积达500亩;本村又建起30多个蔬菜大棚,许湾乡前张行政村建起20多个蔬菜大棚,郸城县南丰镇建起1个超大蔬菜大棚,使本村20多人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借力县里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全力打造新生农业合作社,带领社员化零为整,“抱团”闯市场,求发展。尽快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商标,**农产品无公害品牌,与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等签订直销合同,让更多的人受益。”马伟国向记者畅说着他未来的蔬菜梦想。
2011年11月,马伟国成立了河南省**家农业合作社工会委员会,他以自己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为纽带,为更多的农村困难户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帮助和服务。今年春节前,他拿出4000多元*慰问在他大棚干活的以及本村其他困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