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尧治河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故事

2014-09-05来源 : 互联网

地处鄂西北房县、神农架、保康三县区交界处的尧*河村,曾经是与世隔绝的深山沟,去一趟集镇要翻山越岭走两天,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人均粮食不足300斤,经过20年艰苦卓绝的劈山炸石、修路开矿、筑坝办电,一跃而成为保康县的*富村,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近5亿元。如今,尧*河村150多户人家,已有117户住进了新楼房,50多户都有了自己的**车。

"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尧*河村党员干部**樊上危崖钻山炸石,为群众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尧*河村的老人有很多顺口溜形容20年前这个重峦叠嶂、高山密林中的村庄:"山大梁子多,出门就爬坡";"竖起来的路,挂起来的田";"吃的供应粮,穿的烂衣裳,点的煤油灯,住的破草房"……已近70岁的孙开选老人告诉记者,过去去一趟*近的马桥镇要翻山越岭走两天,去一趟保康县城还要再坐一整天的汽车。有一年腊月,一位村民为了办点年货,背着一个小猪仔准备到镇上去卖,在半岩墩一脚踩空,连人带篓滚下山坡,猪仔当场摔死,人被挂在树枝上,差点送了命。

1988年,贫穷落后的尧*河村想开办磷矿厂,推选当时任民办教师的孙开林当矿长。"要想富,先修路,山里有磷矿,就是因为不通公路,卖不出去,群众才这样年复一年受穷受苦,只有把路修通了,致富才有希望。"孙开林说。他说服妻子拿出自己家里积攒多年的4000元*,又贷款3000多元,买来炸药和雷管,在沉寂千年的深山狭谷中,炸响了向贫困宣战的**炮。

开工那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地上结满了牛皮凌,孙开林带领群众顶着刺骨的寒风,爬上笔陡笔陡的山崖打眼放炮。开始大家畏手畏脚,孙开林想"喊破嗓子不如自己干出样子",他带头腰捆绳子,从岩头吊到半山腰打眼,人在半空中,一锤打一下去,身子一摆老远,教师出身的孙开林,甚至将指甲壳都碰掉了,痛得直钻心,他撕块布头缠住,继续干。

在孙开林的带动下,其他党员干部也冲锋在前,哪里*危险,哪里就有干部,哪里*艰难,哪里就有**党员,就这样,大家起早贪黑,饿了勒一下腰带,渴了啃一把冰雪,经过两个多月的日拼夜战,修通了通往**个矿点的6公里山路。6公里路虽短,但尧*河人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人坠下深渊再也没有爬上来,有5人成了残疾,3人献出了生命。

十几年来,尧*河村200多号劳力就这样,就这样没花国家一分*,修通山间公路86公里。有了路,还要有电,把一根根重达600多公斤的水泥杆子抬上悬崖峭壁,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孙开林带领15名壮汉,抬了整整一天,才栽上了**根电线杆。就这样,他们拼博了183天,共栽水泥杆554根,把电线牵到家家户户。路通了,灯亮了,矿石开采出来,产值连年提高,积累不断增加。尧*河走上了发展之路。

"吃着祖宗饭,要想子孙碗"。尧*河人肩扛背驮,引股上山,在深山狭谷中筑大坝、办电站,为子孙后代栽上了不倒的"摇*树"

1993年10月,孙开林当选尧*河村党支部书记,他和村委班子提出了"开发小水电、改造当家田,建园调结构、植树满山川"的长效发展目标。孙开林说:"矿有开完的一天,吃祖宗的饭要想着子孙的饭。"

尧*河村有两条溪流,流量不大落差大,适合建设小水电。在孙开林的一再请求下,房县桥上水电公司派来技术人员勉强进行踏勘:可建4级水电站,投资需要2600万元。为了尧*河村的长远发展,孙开林说,再大的风险也要冒。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开放办电,先易后难,梯级开发,引股上山。让尧*河家家户户成为电站的股东,有*的用资金入股,没*的用劳动力入股。

已经富起来的乡亲一开始想不通,有人还在山坡雪地上写下这么几句顺口溜:"孙开林淡球疼(瞎折腾),当个书记磨死人,今天修电站,明天入股份,一年四季忙不停,把我们累得吭吭声。"但是,当这个*家村级股份制电站正式启动,一、二级电站当年投资、当年收回,实现利润80多万元,村民们手中的股份变成了哗哗的钞票时,村民们说:"孙开林确实有眼光、有干劲。"

要建四级电站,必须在河的上游建一座水库,但是两面是笔陡的高山,站在谷底只能见到一线蓝幽幽的天,修大坝要用的一千多吨水泥、钢筋,都得从7里之外,肩挑背驮运进来。没有路,全村男女老少沿着谷底、踩着长满青苔的石头一步一步往山里扛,左肩肿了换右肩扛,摔倒了爬起来接着扛。如今在二级电站上班的王建波对记者说:"那个时候跟本没有路,全是石头,但是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上阵,我刚从学校下来,也跟着驮,一趟下来要两个小时。"

天有不测风云,当水库大坝建到一半时,突然山洪暴发,几丈高的水头汹涌而来,大坝被冲垮,全村人半年的血汗瞬间被席卷一空,七零八落的工地上哭声一片。孙开林强忍泪水说:"不就是冲走了几万方石头吗?石头,山上有的是,力气,咱身上有的是!咱们重头再来。"从正月初八到腊月十四,一年的时间,尧*河人以天当被,以地当床,靠一双双手,副副肩膀,把一座27米高、可蓄28万方水的拦水坝,牢牢地竖立在深山峡谷之中。四级电站装机3600千瓦,每年收入达到650万元。

"共同富裕必须家家富,人人富。"尧*河村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的同时,带领家家户户摆脱贫困,过上幸福和谐的新农村生活。

今天的尧*河村已经大非从前:相继建起6座矿粉厂和一个年产15万吨的大型配矿厂,实现了资源的转化增殖;收购原县属5座水电站,建成了九里川电站,使全村水电站总数达到10座,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创产值3000万元;投资近2000万元收购和改造房县野人谷、野人洞风景区,投资2000万元收购原宝康县酒厂,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企业增加到22家;2004年引进长沙矿冶研究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SDK窑法磷酸"专利技术,目前已经试产成功。

尧*河村村级固定资产已经达到7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5亿元。*近,村集体又拿出500万元,购买公司股份配给村民,使村民持股比例达到64%。

刚刚富裕起来的地方,少不了还有暂时困难的人家。村里还有21户住着草房的困难户,村党支部决定由21名党员定人定责帮助他们脱贫。有些村民世代居住在高山顶上,自然条件差,过去不管怎么扶持,生活就是没有大的改变。村里一次拿出300多万元资金,对他们实行整体搬迁,在条件较好的大路旁边建起两个居住小区。现在这里家家都是小洋楼,门前还有休闲广场。

村里还有一些智力低下的人,当地称之为"哑糊",这些人虽然一直得到政府的救济和群众的帮助,但生活仍然不成样子。于是村里决定成立一个"三福公司",除了领班人是能干的正常人外,其他员工是村里的22位弱智者。他们在经理隆万的带领下,农闲修路、改田、植树,农忙帮人抢种抢收,成了村里的大忙人。数不清自己十个手指头的方康贵,进入公司**年,就为家里带回了8000元现金。目前,三福公司的员公每年收入达1.2万元以上。村民们说:"哑糊进了村三福,工资超过村干部。"

为抚养孤儿和孤寡老人,村里建起了福利院;为了方便学生上学,村里建起标准化的寄宿学校,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一律寄读,一律免费。村里还专门建立了一片山林叫"悔过林",谁要是违反村规民约,就要到那里去植树200棵。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