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开始出现“病态”,后来者有机可乘

2018-07-07来源 : 互联网

如今的**/whatsapp早已不是当年的**/whatsapp,但看似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背后却隐现出臃肿的身躯以及多种“慢性疾病”,就以**为例,如今:

1、信息冗余造成社交负累 。这里充斥着各类心灵鸡汤、养生知识、星座运程、广告推销、拉票投票甚至各种吐槽各种晒等等。这一方面使得信息高度重复并严重碎片化,另一方面用户又难以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信息黑洞”与“信息过载”并存,信息明显“结构性过剩”。

2、情绪随意被传染、被消费。用户的“贪慎痴”被任意利用,撕逼、情怀成为了*好的理由,咪蒙、六神磊磊等成为了*好的故事源,“贩卖小孩一律死刑”、“疫苗之殇”、30张机票......成了一波又一波的热门话题,挑逗和消费公众情绪成为屡试不爽的伎俩。

3、谣言四散滋生病毒传播。“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党、五花八门的诱导分享,低劣“老旧”的谣言、精妙的伪原创随处可见,各种“致癌”、“养生”、“丢小孩”谣言恣意横飞,辟谣反而成了“狼来了”的笑话。碎片化的**呈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内容,却演变成一场群体意识侵占个人意识的闹剧,一旦个人意识受锢于群体意识,“三人成虎”便有了可乘之机。

4、信息茧房造成信息筛选困难。**公众号相对开放的方式看似让讨论聚焦,但也增加了视野窄化、群体极化,这使得**场中社会群体间的交往边界被强化,不同层级的社会群体难以开展舆情沟通,而且这海量的信息和用户有限的注意力构成极大的矛盾,从而引发用户逃离。

5、好友非好友,社交不社交。当“嗨,美女,**一下**吧!”成为用户日常中的一部分,当这种没有信任基础的陌生人闯入了自己的朋友圈,**就**是单纯的熟人、半熟人的社交工具。他们原以为简单的撮合就能完成社交的转换,*后才发现这根本生造不出关系,因为“自己不牛B,认识再多牛B的也与你无关! ”于是朋友圈、通讯录流淌的都是些眼熟的陌生人。

再加上**们逐渐承担起公司财务的责任,成为各类“七大姑八大姨”的流量入口,当他们不断膨胀,用户越来越喘不过气,便选择了逃离;而**/whatsapp越来越庞大时,自己也在慢慢变老。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