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对于上海楼市是一个符号性很强的日期。去年的今天,上海三大部委联合发布宏观调控政策。这一年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和上海楼市而言,都是相当不平凡的一年,从建立购租并举的多元供给体系,到“房住不炒”的全民共识,从顶层设计到措施落地,居住属性逐渐配套在各级房地产市场之中,也体现在诸多交易行为细节之中。
调控一周年,上楼市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1、价格趋势变:止涨回归成为主旋律
政策的威力让价格基本停摆,二手房下降更为明显,同比降幅6%左右;新房因为成交区域结构的区别,均价体现尚不明显,但对于新开盘来讲,**出现追涨型高价盘;既有存量涨价也基本绝迹。价格止涨回归的主旋律,已经定局。
2、土地供应格局变:招挂复合与纯租赁用地为主
上海链家*席市场分析师张月表示,土地供应的调整,一是以招挂复合为主,且对拿地资金要求更为严格,地价回归平稳;二是推出纯租赁地块:按占地面积来看,纯租赁地块用不到4个月时间占到了2017年前11个月住宅供应的14%左右。按照此节奏,即使后期调剂后有所放缓,每年几万套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3、新房供应策略变:稳供应去库存更加理性
上海链家*席市场分析师张月表示,新房的新增供应,尤其是8月份以后,处于维稳态势,已经从主要随房企节奏释放向规划入市转变,而库存也在长周期内逐渐有所消化。供应策略的改变,让市场更加理性。
4、一二手联动格局变:双向联动更明显
上海链家*席市场分析师张月表示,随着外郊环与郊环外成为新房供应主场,市区内住房需求核心依靠二手市场,新房蓄客回流到二手市场的逆向联动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这也是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的选择。
5、业主在售心态变:心里想着卖,实际只能等
上海链家*席市场分析师张月表示,成交进入长周期,让业主的心态发生了根本转变:一是看稳, 急涨急落市场所衍生的诸如临时涨价、签后违约等搅动因子,**高频出现,交易安全属性增强;二是看长,换房进入长周期通道,但需求依然强劲存在,出售策略会相应偏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