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的创业起点不高,他与母亲生活在农村,仰赖父亲的微薄收入过活。初中时15岁的鲁冠球被迫辍学,来到萧山县铁业社当打铁学徒。工作三年后,他因人员精简而被辞退。
下一步路怎么走?鲁冠球选择了创业。
回乡后,他筹集了三千元开办米面加工厂,按照现在流行的互联网创业语言,鲁冠球想要集中精力解决一个痛点,让乡亲们不必走七八里路才能到镇上磨面。他是否抓准了需求我们无从得知,现实情况是当时的政策不允许私办工厂,6年中加工厂换了多个场地,*终仍躲不开被取缔的命运。
这一战,让鲁冠球损失了1150元*,以及祖父遗留的三间旧房屋。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但鲁冠球的梦想逐渐清晰,“奋斗十年添个零”,先让企业1天*1万元,十年后变成1天*十万元,再过十年***100万元。这句话他后来实现了,并一直挂在万向集团官网上。
1969年,形势变化,国家允许每个人民公社可以开一家农机厂。鲁冠球抓住了机会,筹集了4000元与六个农民一同做起了打铁匠,为周边公社的农具提供配套生产。*初的农机修配厂问题多多,零配件“万向节”大量积压,找不到销路。
过了不久,鲁冠球听说**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在山东胶南县召开,他*速赶往胶南。遗憾的是,乡镇企业没有入场资格,他只能在展会门口摆起流动摊子。观察到订货会内买卖双方呈胶着状态后,鲁冠球果断采取降价策略,以流动摊位争取到大笔订单。企业自此一炮打响,原有库存隐患尽皆解除。
1979年,是鲁冠球进入农机厂的第十年,它已经有了300名员工,年产值300余万。当时的工厂门口有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使得工厂仅有的一点技术力量和资金非常分散。老鲁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他把非核心的业务砍掉,集中力量生产万向节,很快成了全国仅有的三家万向节**生产专业厂之一。
这年秋天,他把宁围万向节厂更名为萧山万向节厂,这也是万向集团的前身。
1984年,拥有世界上*多万向节**的美国舍勒公司代表在广交会上“相中”万向,对方想到厂里考察。当年的中外交流仍不频繁,*塘江边甚至立着“外国人止步”的牌子,市委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决定当天就给舍勒公司代表办好过江手续。
舍勒公司后来下了3万套订单,鲁冠球集中资源生产的万向节,让他有了走向世界的机会。那是中国汽车零部件**次出口美国。
之后,鲁冠球踏上了飞速发展之路,1988年买断万向节厂股权,成为私营企业。1992年浙江万向集团挂牌成立,并进行股份化改组,次年在深交所上市。
有意思的是,进入新世纪后万向集团收购了美国舍勒公司,双方在市场上的实力在十多年间**颠倒。与之前后脚被收购的还有**老店美国洛克福特公司、美国UAI公司,万向集团一举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