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出生年份:1956年
籍贯:秭归县
个人简历:宜昌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试验者、探索人和实践者。现任宜昌饭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晓萍在宜昌商业企业改革中*创了“柜台租赁承包”经营模式。他提出的国有职工股权人制,为宜昌国企改革探索了一条出路。他以自己的智慧和*特的眼光,在宜昌商业***上动心思,让宜昌饮食服务业的老字招牌在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得以新生。“陶珠酒楼”、“宜昌饭店”、“接堂包子”等一批与几代宜昌人的生活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品牌,今天得以发扬光大。
【获奖理由】
宜昌饭店依靠地域特色和***的品牌优势,从一家普通的小旅社起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宜昌商务酒店中的佼佼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张晓萍作为宜昌饭店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凭借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在市场博弈中脱颖而出,成为宜昌饭店发展**人。1998年至今,他屡次被当选为宜昌市西陵区人大代表。
【关键词】
机遇——与旅游服务业结缘1956年出生的张晓萍,1978年参加工作。看起来两个普通的年份,好像注定了他一生创业的命运。1956年,宜昌饭店作为宜昌*早的公私合营饭店企业,在宜昌市中山路2号成立。1978年,则是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的**年。
1978年,年轻的下乡知青张晓萍被招工到秭归县饮食服务公司,成了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照相馆的一名普通员工。工作5年时间,张晓萍凭借勤奋刻苦和聪明能干,从普通员工干到公司副经理。1983年,张晓萍被调到县商业局从事人事管理工作。
进行政机关工作,对年轻的张晓萍来说,是人生**次机遇,如果按部就班地工作,张晓萍应该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他的人生会是另一番光景。
可张晓萍更喜欢挑战性的工作,**次机遇在他面前稍纵即逝。
1983年到1996年,张晓萍先后在商业局机关、县贸易公司、县五金公司等多个部门工作过,虽然在职务上没有多大提升,但他在不同部门的经历,为他日后参与企业全面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6年,宜昌市旅游饮食服务公司的上级单位任命他为总经理。这是第二次机遇,张晓萍的人生从此与旅游服务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生存——*创柜台租赁经营模式
张晓萍出任宜昌市旅游饮食服务公司总经理时,正是中国企业改革*关键的时期。旅游饮食服务公司旗下企业经过市场的风吹雨打,大多已经奄奄一息了,而公司*核心的企业——宜昌饭店,也因为城市改造,正面临被拆除的境地。简单地说,企业一面是经营困境,一面是上千职工生存问题。
短暂的困惑之后,张晓萍很快寻找到了企业从困境中突围的突破口。1997年,公司旗下的通汇商场几经折腾后,陷入困境:原来,先后进入商场的承租户纷纷撤离,偌大的商场除了几排柜台,没有一件商品,商场被迫关门。职工们心灰意冷时,张晓萍却有了自己的经营思路。他把商场管理层召集到一起,提出了当时非常大胆的改革方案:将商场所有柜台出租给职工个人经营,对外则仍是一个完整的通汇商场。柜台承包租赁经营方案推出后,商场职工情绪高涨,仅仅3天时间,关门歇业的通汇商场就重新开张,成为当年宜昌商场中商品*丰富的卖场之一。
张晓萍*创的商场内部柜台承包租赁经营模式,后来成为众多商业企业纷纷效仿而且*受推崇的改革方式之一。
改制——从七条路中找到方向
通汇商场的成功,只是张晓萍企业经营思路的一次“小试牛刀”,而企业更大的难题在全面改制改革。饮食服务公司下属大大小小企业有20多家,几十个门店,遍布全城大街小巷,企业改制改革的难度相当大。
出路在哪里?经过在职工中摸底调查,80%以上的职工都不理解企业改制。张晓萍要想推行企业改制,难度可想而知。
1999年年底,僵持了半年多的企业改制改革方案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已经在企业改制中理出了一条清晰思路的张晓萍这次又来了一次创举:他按照国有企业改制改革的相关政策要求,将旅游饮食服务公司面临的7条出路一一列举出来,提交给职工代表大会,由职工代表选择。
张晓萍这一着非常有效,一些起初极力反对企业改制的职工代表,开始认真考虑公司的出路了。张晓萍看到了转机,提议职工代表大会连夜继续进行,*终确定了股份合作制形式为企业改制的基本方向。时至今日,改制后的宜昌饭店有限责任公司,仍然承担着400多名原国有身份职工的养老和就业。
按照张晓萍提出的股份合作制方案,公司全体职工都能入股,而且职工享有一人一票的股权选择权,这与现在流行的以股权为票决的形式不同,但这种方式*大限度地保证了职工利益,因此,受到了职工们的拥护。
情结——东山再起重振***
宜昌饭店是一家有近40年历史的***饭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宜昌饭店作为宜昌*好的酒店,扮演着宜昌市“国宾馆”的角色,其经营规模在宜昌旅馆行业中*屈一指,曾经多次接待过中央、省级**和众多国际贵宾。
上世纪末,宜昌的宾馆饭店开始步入“星级”时代,酒店业竞争急剧升温,市场经济浪潮袭卷而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宜昌饭店开始逐渐走向萧条。1998年,又因城市道路改造,宜昌饭店被整体拆迁,一个经营了30年的***从宜昌市民眼中“消失”了。
1999年,完成了企业改制任务的张晓萍,在带领一班人清理完企业的有形资产后,开始将眼光转向企业的无形资产。而宜昌饭店、陶珠酒楼、接堂包子等一批曾经影响了几代宜昌人生活的***品牌,让张晓萍心潮澎湃,他悄悄地发誓:一定要重振宜昌***,找回企业发展的文化传承,丰富宜昌人的生活。
2003年,张晓萍将宜昌旅游饮食服务公司正式更名为“宜昌饭店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更名成功,只是张晓萍决意重振宜昌饭店***的**步。而重振的道路上,还得还***一个身家——重建宜昌饭店。这一次,颇有商海战略眼光的张晓萍将目光转向了公司旗下另一家酒店——东山饭店。
2004年,张晓萍和公司管理层商量后,决定将“东山饭店”更名为宜昌饭店,并引进国际先进的商务酒店经营管理模式。
面对资金的难题,张晓萍提出,面向社会融资,走资本营运市场化之路。2005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重新改建装修,投资近千万元的、面貌焕然一新的宜昌饭店,在东山大道上*繁华的路段与宜昌市民见面。
张晓萍清楚,重振***雄风,找回***辉煌,光有硬件是不行的。经过悉心提炼,张晓萍很快将“宜昌饭店”***企业文化的核心概括为两个字:诚信。
“宜昌饭店”***重建成功后,张晓萍又将眼光转向公司旗下另一个***品牌——陶珠酒楼。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挖掘和整理,颇有宜昌***酒楼特色的陶珠酒楼出现在宜昌火车站东头,成为城区饮食盛宴中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