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下午5时,石*网友@石*小喇叭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信息:昨天上午9时,正在****38军某工兵团服役的石*男儿**,受****紧急调遣,随中国国家救援队飞赴云南鲁甸灾区执行人员搜救任务,并担任救援队一中队中队长。
据悉,**是石*市大垸镇人。
随后,记者通过网友@石*小喇叭辗转联系到**的父亲刘正良。据刘正良介绍,儿子**2000年就去北京某军区当兵,因为表现优秀第二年就被选为国家救援队队员,他不仅参加过国内抗震救灾,还多次赶赴国外进行救援。
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时,**立即随部队赶往救援现场,在那次救援过程中,**还立下了二等功。2010年,海地突发地震后,**也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由于表现突出,救援战功显赫,2011年,**被提拔为某军区工兵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同时任命为国家救援队第一侦队队长。
据了解,**所在的国家救援队携带了8条搜救犬,还携带了大量器材装备,包括七大类搜救器材,搜索仪器有生命微波探测仪,搜索装备有蛇眼探测仪,营救装备有液压千斤顶、液压破拆钳等。截至目前,该救援队冒着余震的危险已从瓦砾中搜救出被埋人员30多人。
“他过去后我跟他打过电话,他只说救援工作很紧急,没空接电话,说两句就挂了,发短信也没有回。”父亲刘正良告诉记者。而说起工作的危险性和艰难性,刘正良只说,作为一名军人,这是他应该做的,只希望他平安就好。
荆州晚报记者再连线在云南鲁甸县的荆州人陈义雄——
因无经验,想参与救援的他被专业救援队婉拒
昨晚,记者再次与身在云南鲁甸县的荆州人陈义雄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灾区救援仍在进行中,但情况比之前有所好转,晴好的天气给救援提供不少方便。
当记者拨通电话的那一刻,陈义雄声音从听筒那边传来,听起来比昨天轻松,更有底气,“今天的情况好多了,大家都很平安。”依旧待在鲁甸县县城的他看到急救车往返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前几天从下面乡村出来的急救车一趟接着一趟,车上都是刚抬出来的伤者,看着都让人心惊胆颤,但今天的急救伤者比昨天少多了。”陈义雄说,救援工作井然有序,因无经验,原本想参与救援的他被专业救援队婉拒了。
据陈义雄介绍,昨天一天鲁甸县都是一片艳阳天,为救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晚上气温相对较低,只有十几度,大家依旧在宾馆留宿,白天再聚到广场上避难。但根据昨天的情况来看,余震次数大大减少,震感也减弱不少,大家的心也慢慢安定下来。“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我每天都和他们通电话报平安,过几天等交通便利些,我也准备返程回家了。”陈义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