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处于低潮的1932年,黄申芗秘密加入了*****。他以辛亥革命元老的身份和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等有利条件,长期为党从事情报工作,在隐藏战线上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这段时间,他的寓所在襄阳北路44弄仁德村15号,是一幢三层楼的房子,黄将其全部买下。这里地处深巷,**隐蔽,又在法租界内,所以党的秘密联络站就设在这里。当时常来这里的**党员和**人士有潘汉年、李杜、安娥、张执一、王学文、王绍鏊、刘仲容等。
上海成为孤岛后,他深居简出,谨言慎行。为掩人耳目,他与当时的一方名士江眉仲、孙华复、袁巽初、余越园、陈屺怀等人组织了一个诗社,作为革命工作的掩护。
1942年,山河破碎,风雨飘摇。黄申芗忧心如焚,加上长期从事艰苦危险的秘密情报工作,操劳过度,以致成疾。一个充满了**色彩的人生,于1月30日下午带着遗恨结束了。黄申芗享年五十八岁。遗体葬于沪西大陆公墓。
黄申芗逝世后,1959年1月**上海市委组织部根据**上海市委**部的建议,经研究决定,追认黄申芗为革命烈士。
1983年7月由*****重新颁发了烈士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