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孟缉早年曾就读于湖北省汉阳文德书院,旋转入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学习,未及毕业。1926年3月,彭孟缉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
4月在入伍生总队接受军事教育;11月正式编入**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炮兵科学习,参加了“黄埔同学会”。
1927年8月彭孟缉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任陆军第十三师炮兵营排、连长、南京公安局**训练处股长等职。1928年4月被派到日本野战炮兵学校学习。1931年7月回国后任**炮兵学校主任教官。1932年3月参与组织“复兴社”,任**干事会候补干事兼炮兵学校分社干事,并出任陆军炮兵训练委员会及陆军福斯山炮兵研究委员会委员。
1933年任炮兵**旅**团**营营长,陆军官校**干部训练班教官,参加了延平、古田“剿共”战役。1934年6月兼*****军官训练班教官;12月调任陆军炮兵学校教官。1936年4月彭孟缉调任陆军炮兵学校重炮兵团(我国历史上**个机械化重炮团,团下有三个营,每营有两个连,每连配备重炮四门)团长,彭孟缉与邹作华、黄国书(台籍)并称炮兵三杰,为我国机械化重炮兵的发展奠下基础,贡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