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钟子期墓位于墓冢与碑亭的中轴线上,呈上锥下柱形,底径10米、高5米。下部由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30厘米,重80.25公斤的通山产青灰色大理石砖围圈砌筑,上锥部由纯黄土夯筑攒尖。
新建的墓至碑亭间墓道长14米、宽1.5米、两边用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30厘米石砖竖筑起梭,中间铺垫石花路面。由此,钟子期墓冢与知音碑亭连结成为一个整体的文物景观,形式古朴,气度幽雅恢宏。其与马鞍山凤脊南北天然地貌上的凤咀、凤眼、凤翅、凤尾等人文景观浑然融合,闪烁着华夏文明和荆楚文化的灿烂光辉。
另外在安徽凤阳县府城镇马鞍山月华峰南麓凤凰咀上,亦有一座传说中的钟子期墓。古时有“宋微子”是殷纣王的哥哥,西周初期受周公旦之封在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为宋国的开国君主;宋桓公是宋国第19位国君,他有曾孙叫伯宗,在晋国任大夫,被称为“晋之贤者”但因忠直敢谏,得罪了执政的却氏,结果被杀。伯宗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后任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凤阳),其子孙以邑为氏。是故自古即有钟子期为钟离人的说法。凤阳钟子期墓作为一种文化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