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历史沿革

2014-08-13来源 : 互联网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为便于管理,汉口巡检司遂由汉阳迁至汉口,原由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联成的长街因驻扎汉口巡检司而成为汉口镇的正街(又称官街),**年间改称汉正街。至此,汉口、汉阳正式从行政管理上分离。

清雍正五年(1727年),汉口巡检司分为仁义、礼智两个分司,并置汉口同知署分驻,加强对汉口镇事务的分区管理。尔后,又演变为四坊,直到清末(1898年)建立夏口厅,汉口遂正式脱离汉阳,*立建制。

**元年(1912年)夏口厅改为夏口县,汉口城区划分9个区,建国前又划为14个区。其中一、二、三、十四区在今硚口区境内。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汉,在夏口县区域内设立汉口市,区内建置沿革便反复隶属于历代汉口市**和汉口特别市**。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7月,**武汉市第二区委员会成立, 1950年11月,武汉市第二区人民**成立,管理硚口片区。

1950——1952年,区委和区****全区人民进行*****、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改革、**建政等**、社会改革,巩固了人民**专政,完成了繁重的经济**工作。1952年7月,武汉市第二区改为硚口区。

在汉口镇发展的过程中,汉口有过3次堤防大修建。明代崇祯年间(1635年)始修袁公堤、清代同*年间(1864年)修汉口堡、光绪年间(1905年)修张公堤。3次堤坊修建多在今硚口地区之内,且每一次的修建都大大推动了汉口城市区域的发展。修建袁公堤时,因取土筑堤形成一条几达十里的玉带河,修城堡,辟护城河后,为便利交通,又在玉带河、护城河上修有30余座石桥和木桥。其中有两座石桥架于两河通往汉水处,故而有人称此地域为“硚口”,后分别称为“大硚口”、“小硚口”。百余年间,历经城拆、堤废、河填、桥毁,但“硚口”之名沿用下来,并成为区名。[1]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