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乐宫是荆州博物馆****的开发项目。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中国南方**大诸侯国,物阜民丰,文化灿烂。其音乐文化*领**,“楚辞”、“楚声”、“楚歌”、“楚舞”,驰名**,呈现出“八音克谐”、“展诗会舞”的欣荣景象。
荆州是楚文化的中心,楚国国都纪南城所在地,楚国先后有20个王在此立国**。楚墓中出土的古代乐器,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工艺之精,保存之好,享誉海内外。
1992年,荆州博物馆将楚乐、楚舞搬上了“楚乐宫”的舞台,再现二千多年前楚国宫廷乐舞的艺术风采。那古老的编钟、石磬,那浑厚绵长的历史旋律,那宫中**的翩翩风姿,既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又给人以余韵不绝的精神美感。
“楚乐”包括“荆楚八音”、“楚十二律”。前者指金(编钟、铙、钲、铎)、石(编磬)、土(瓦釜)、革(悬鼓、手鼓)、丝(琴、瑟)、木(木鹿鼓)、匏(笙)、竹(竹相、仿竹石排箫)等。后者是根据荆州雨台山出土的楚律管及其它钟磬文字资料复原的楚乐律体系。
“楚舞”包括乐舞图像中的“舞姿”,出土丝织品中的“舞衣”和干(盾)、戚、戈、矛、木剑、羽扇等“舞器”。
楚乐宫用于演奏的乐器,主要是根据楚墓中出土的古代乐器复原、复制的。其表演方式,演奏方法等则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所进行的复原性艺术实践。以彩绘石磬、青铜编钟、石排箫、虎座鸟架鼓、古筝、古琴等楚时乐器再现楚国宫廷音乐舞蹈,*具魅力。其中25具一套的石编磬,声音清脆,当年中国**颗人造卫星在太空中播出的《东方红》乐曲,即由这一套石磬演奏而成。
荆州博物馆楚乐宫自1992年成立以来,先后有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楚乐演奏。1993年楚乐展演还应邀参加了澳门国际艺术节,并受到了葡萄牙总督和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