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城墙之卸甲山明月楼,明月楼位于北城垣雄楚楼东。梁元帝萧绎为湘东五时于子城筑的建湘东苑,内有一楼,曰卸甲山明月楼。梁元帝常与臣下宴饮楼上,诗赋为娱。当时**诗人颜之推在《古意》诗中曾记述此事:"十五好读书,二十弹冠仕。楚王赐颜色,出人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记忆夸左史。数从明月宴,或侍朝云祀。"西魏攻破江陵后,苑毁楼倾,即以此敌楼名之。传李白寓江陵时,亦曾登临此楼。今楼不存,惟其遗迹,引人想见当年。楼基总平面长29米,宽20米,为全城第三大敌楼。
南楼位于荆州城南门城楼东*城垣上。唐开元二十五年(737),中书令张九龄受李林甫排挤,被贬为荆州长史,常登此楼赋诗。其有《登郡城南楼》等传世。宋代荆湖北路安抚使张木式重建此楼,以张九龄为曲江(今广东曲江县)人,乃题匾“曲江之楼”。自此广为流传。宋文学家朱熹曾于淳熙六年(1197)正月作《曲江楼记》。后楼毁圯,一直未予**。明初,乃将南门城门楼取名曲江,于是荆州城南门城楼至此便替代了古时张九龄咏吟的南楼。